西部金融“第三极”,崛起!

这几年,中国金融中心城市崛起之势明显!

从杭州到成都,再到最新进入全球金融百强城市的西安,城市金融与城市经济的双向奔赴与崛起,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
需要指出的是,随着西安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断提升,在重新审视西安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之后,西安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,发展壮大金融经济,争取未来发展的有利态势,更加值得深思。

01

和谐的金融生态,是支撑城市经济繁荣的柱石,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。

笔者注意到,此次“第3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(GFCI 34)”显示,西安在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11位,距离进入前10,仅剩一步之遥;

▲图表数据来源:证券时报网

与此同时,在《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(2023)》中,西安排名第10,成功进入金融核心城市序列;

另外,在“2022年中国内地金融力TOP30城市”中,西安排名12 ,成绩依然显著。

这些榜单,一方面说明城市之间的金融竞争力日趋白热化,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现了金融发展与城市经济同频共振的特质。

▲图源:西安发布

当前中国,经济实力领先的京沪深三地,金融中心格局已经稳定,其金融实力稳健增长的同时,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,并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强市。仅以北京为例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北京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82家,总市值超过40万亿元。

而杭州、广州对于金融第四城的争夺从未停歇。对于杭州而言,最大“功臣”来源于数字经济和民营资本,前者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,后者因投资活跃,为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提供保障。

成都、重庆一直以来都是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,加之西安在金融产业方面的崛起,中国西部金融中心“三足鼎立”之势,已成必然。而西安,作为西北地区唯一金融中心,其背后所承载的责任显然更加重大。

再看前者的三个榜单,虽然榜单侧重点不同,评定指标不同,但西安最终呈现的结果却近乎一致,这足以说明,“金融强城”正在一步步兑现。

02

不妨看看,西安“对话”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底气是什么?

这座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名城,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“新一线城市”,并占据核心位置。在国家战略赋能方面,更是一骑绝尘:第9个“国家中心城市”,第4个“双中心”城市……不难看出,西安在全球的影响力急剧提升。

这些方面也间接影响着西安金融产业的发展,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

主要金融数据全线增长2019年以来,西安金融环境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。截至2022年末,西安金融业增加值1236.92亿元,增长6.5%。人民币存款余额31428.29亿元,增长12.0%;人民币贷款余额32053.67亿元,增长10.1%。【数据来源:西安市统计局】

▲图源:西安高新

金融+科创,西安脱颖而出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城市金融发展的关键一环,西安凭借比较优质的科创环境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。

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,西安上升势头强劲。从2020年到2022年,三年名次递进18位,成功跃升至2022年的全球第22位。

此外,仅在2022年,各类金融机构在秦创原总窗口设立分支机构65家,发行科技金融产品42款;为30家企业投放贷款1.5亿元,为西安创新驱动发展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。【数据来源:西安发布】

金融+数字,西安金融创新实践在全球科技变革加速的同时,西安金融业加快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
尤其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开拓和实践上,“数字人民币西安通”等做法被评为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。

截至2023年6月底,西安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988.59万个、对公钱包212.72万个,已有72.98万个场景正式开展试点,流通(转账、交易)业务累计4712.82万笔,金额累计131.32亿元。【数据来源:西安日报】

金融+产业,互相促进正向循环不可否认,在金融力量的赋能下,西安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在不断增长,进一步展现了西安不俗的金融实力,达到了金融与实体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,释放出西安整体崛起的信号。

目前,千亿级基金集群既涵盖投向人工智能、汽车、航空航天、光电芯片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西安重点产业领域的“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”特征基金,还有“小升规”主题培育基金,亦有针对民营、国资等不同资质的“精准投资”项目,已然规模初具。

站在巨人肩上,方可与世界对望。西安的城市能级与金融潜力,就是其进阶世界级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。

03

当前,城市金融实力的强弱,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。

提升城市金融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然而,正处于金融爬坡的西安,想要在“全球金融中心城市”行列占据一席之地,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?

做法一:加强金融体系构建。

西安需要不断促进金融机构多元集聚、金融产品多类共存、资本市场多层服务,构建更为完善金融体系,打造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金融市场。

在这方面,南京的做法值得参考。

近年来,南京着力打造以河西金融集聚区为核心,江北新金融中心和新街口金融商务圈为两翼的“一核两翼、多点联动”金融发展空间布局,金融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。

目前,南京已集聚各类金融、新型金融组织等市场主体超过1000家,基本形成了以银行、证券、保险为主导,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并举的现代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。

做法二:增强金融创新能力。

作为金融中心城市,创新是发展的基本要素。通过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,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应用,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,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。

例如北京,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,再如深圳,发展了多个国际级的金融科技研发中心。如此,西安更应该打开金融发展思路,北京、深圳的做法或可提供新的创新路径。

做法三: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同频共振。

金融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,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作为国内较早布局这一领域的城市,杭州已经形成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生态。

在产业集聚方面,杭州其依托钱塘江金融港湾、金融特色小镇、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等产业平台,聚集起恒生电子、同花顺等金融科技企业以及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。

与此同时,杭州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优化产业结构,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杭州市的经济增长,也为资金流动提供了新的机会。

▲图源:秦创原

做法四:持续做好金融人才支撑。

健全金融人才发展体系,完善金融人才评价机制,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成长模式,方能成为国际金融人才新高地。

比如深圳,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、行业协会、高等院校等密切合作,共同促进金融科技人才培养。其中,深圳大学与微众银行共同设立金融科技学院,专注培养区块链、大数据等领域专业人才。

以上种种,或可为西安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。然而,金融风险的存在,也需要西安构建与金融开放创新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,不断提高金融风险识别、预警和处置能力,全面提高金融中心城市的抗风险能力。

站在金融产业变迁的关口,金融中心城市之间的角逐才刚刚开始。

对于西安这样一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立志赶超的城市而言,只有金融发展的“方式活”,才有实体经济发展的“脉络活”,才有经济快步向前的“速度活”。

期待西安,全球金融中心城市走得更远、更高。